找到相关内容32324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在那里?

    常常听人说:他要修道、学。但在何处?不一定在佛祖那里,也不一定在出家人那里;应该是在每一个人的眼前,每一个人的身边,每一个人的心里,所以自己要有。 要有什么呢? 一、学习接受,是自我充实之 现在的青年学生,为什么有些人读书会进步,有些人读书无法进步,原因何在?在于他没有学习接受,台上老师讲课,他在台下神游;父母说的经验谈,儿女并没有受教;长官讲的连篇道理,他也没有接受。所以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4644787.html
  • 安年表

    关于安的生卒年代,现存史料的记载不太一致。《出三藏记集》卷十五和《高僧传》卷五的〈安传〉所载道安的卒年相同,皆为前秦建元二十一年(西元385年)二月八日;但《高僧传》和《名僧传抄.安》还注明卒岁为七十二岁。据此,安当生于西晋建兴二年(西元314年)。然而,安在其所撰〈四阿鋡暮抄序〉中说,自壬午之岁(建元十八年,西元382年)八月至冬十一月令鸠摩罗佛提等人译出此经。“但恨八九之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4050816.html
  • 幼儿胃肠发育

    幼儿期胃肠的功能有待完善与保护,由于这时儿童进食有很大的主动性,常以好恶决定是否进食。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指导,必然伤及脾胃,严重时会导致营养性疾病的发生...其杀菌能力;此时儿童血中的IgA浓度不高,致使儿童胃肠的防病能力较低,易发生胃肠疾病,这样就进一步影响了胃肠的分泌功能。因此,为儿童制作膳食,应作到细软易消化,以适应其胃肠的消化功能。幼儿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22240315693.html
  • 方便道与究竟

    方便道与究竟  /张慈田  方便道就是随顺众生习性而施设的种种道法,究竟道则是直接显示无常、苦、无我的解脱。  对于钝根众生往往广开方便法门,便其心性柔软、欢悦、生善,由浅入深,由易而难,渐入佛法大海。方便法门特重信仰的易行,甚至融合神教的信仰,若过分了则会产生迷信、狂热。对于利根众生则不假方便,直示五蕴、六入各各成份的无常、苦、无我的本质,如实开示苦、集、灭、,而闻法者若能经常独一静处...

    张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4949146.html
  • 菩提次第简述

    《菩提次第简述》  法尊法师   “菩提次第论”是宗喀巴大师总摄三藏十二部经的要义,循着龙树、无著二大论师的轨道,按“三士道”由浅入深的进程而编成的。“三士道”是任何一种根基的人,从初发心乃至证...恶趣的苦还不知怖畏,就更不能厌三界苦,勤求出离,所以最迫切的,也是浅易的,应当先修下士。修下士中,若贪着现世五欲,于后世的安乐就不能起猛利希求,于三恶趣苦也就不能生真实怖畏,所以先应思维人身无常,...

    法尊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61755523.html
  • 佛教与一贯

    佛教是所有宗教中最讲究“尊重”和“包容”的宗教。能够“尊重别人的自由”,“包容异己的存在”,基于佛度有缘人的理念,只要是劝人为善,有益社会大众的宗教信仰,佛教皆尊重包容其发展。一贯的教徒奉行五戒十善,类似于佛教人天乘的宗教,因此佛教尊重一贯在劝化人心向善的作用。 一贯在其教史、教义上,虽有许多引用佛教之处,但是佛教与一贯是两种不同的宗教。身为佛教徒,不能不明白两者的异同。一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0548036.html
  • 菩提精华要义

      《菩提精华要义》是菩提次第修持内容的重点概括。从宗喀巴大师到后来的历代大师,一直都在研习菩提次,最后把次第精华归纳、提炼成三士道“八观”、“三行”和“三取舍”。   “三士菩提次”...,“菩提”就是成佛的道路、成佛的方法。   修行人首先得有一个目标,是为了今生和来世的幸福,还是为了自己解脱,或者是为了众生解脱。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就是“”,比如若打算到北京去,得先知道该...

    多识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2981363.html
  • 巍巍菩萨

      巍巍菩萨   如本   巍然耸立的菩萨,既博大又精深,经过五十二个凡圣阶位,这无上的菩提大道是何等的庄严!一一无非动经尘劫所修所得。菩萨上求下化的精神,实在非语言文字所能赞叹,何以得知?因为...见之,心生怜悯,即为广说智慧法门以对治,普令众生智慧大开,业障净化,究竟导归菩提。  菩萨的行者自始至终,一切时,一切处,只要他经历过的人事物,都有他奉献牺牲的圣迹。菩萨由凡夫位经历三贤位、十圣位...

    如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5247873.html
  • 平常心是

    师问南泉:“如何是?”泉云:“平常心是。”师云:“还可趣向否?”泉云:“拟向即乖。”师云:“不拟争知是?”泉云:“不属知、不知,知是妄觉,不知是无记。若真达不疑之,犹如太虚,廓然虚豁,岂可强是非也。”师于言下,顿悟玄旨,心如朗月。  “如何是”,对这样的问题,不知者自然不知,完全无法回答。知者往往哑口无言,不知该对问者如何回答。唯有那些似懂非懂、似是而非者,常常是口若悬河,论说非常,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4040070.html
  • 慧眼观六

     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,于最后一天夜里悟道成佛,此时佛陀以无碍的慧眼,观看这娑婆世界里六众生的情形,想要了解众生的根机,以及度化的因缘。   天人们住在黄金、玛瑙等七宝建构而成的宫殿中,终日游乐嬉戏、衣食无虞;人道众生饱受生老病死苦,地位较贫贱者还要受人诃斥,即便病苦逼迫,仍须四处为人做工,以求得温饱;饿鬼众生则多是住于粪厕、林边,咽喉细如针孔,饥渴难忍却无法进食;畜生...

    中台世界

    |轮回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5/2221429226.html